第二天任命赵明诚为西境大将的旨意便送去西境城,让他镇守北地,至于姜大公子自然袭了安国公的爵位,他自然是扶灵回京。
等守着殿下禁足的禁军撤去,殿下便着急让人去打听安国公家的消息,出去的人还没有回来张随小公子上门了,他说安国公夫人前夜殉情而死的消息。
我听了也不禁满心悲凉,姜家要怎么办,姜姑娘要怎么办?
可不等我难过,便小殿下脚步踉跄的喝着备马,待我和张随公子追出去,他己经翻身上马往姜家的方向去了。
待我们追到姜府时,他己经进了姜府,昔日热闹的姜府如今只见雪白的缟素,还有来来吊唁的官员,甚至安国公的丧事还有礼部来负责。
听说是因为这次民怨极大,皇帝也怕了,姜氏三代尽战死沙场,如今安国公这一代也一个不剩了,只有几个年少的孩子,最大的姜大公子也还未及冠,最小的公子只有一岁多,满京百姓无不悲愤,自发祭奠死去的大将军夫妇,老太傅和江御史十几个清流派的官员跪在长明殿要求彻查征西大战的真相。
国子监学生静坐宫门前要求惩治奸相李林和外戚,京城的茶楼酒肆、甚至说书先生都在公然咒骂赵家祸国殃民,皇帝见形势不对,便下旨抚恤了姜家,封了一堆虚头巴脑的谥号,命太子亲自带文武百官前往姜府吊唁。
等我到了灵堂,我看见殿下,他红着眼睛长跪在姜国公夫妻的灵位之前,后面只有一具黑色的棺椁跟,听说安国公夫人留了书,要与安国公睡在一个棺椁里。
安国人夫妇出了名恩爱,我为他们伉俪情深感动,可又他们的孩子难过。
姜家的长公子红着眼睛让小殿下起来,按礼法,他是皇子不该跪臣子。
他沉声道:“我跪的我大晋的英雄,百姓的守护神,受得……”
他话到此便哽住了喉咙,说不下去了。
可没有人觉得这是多的荣耀,只觉得那个昏君自做戏还不够还让他的儿子来,因为今日前来吊唁的不是姜家的亲眷或是曾经的部属好友,他们看着殿下的神色有鄙夷有憎恶,一个妖妃身上流着赵家之血的皇子,今日砍下的头放在灵前怕是都不能解恨的。
我听见身后有人痛骂道:“少在这里猫哭耗子假慈悲!”
然后便有更多的怒骂声:“赵家的吸完了血还想来看热闹吗?”
我听见姜大公子子低斥了一声:“住口,不得无礼!”
我转头去瞧七殿下,却见他似乎没有听见,只是三拜九叩完成他的仪式,我转头去看跪在一侧的姜家儿女, 小的被奶娘抱在怀里,他哭着要阿娘。
他们都披麻带孝低头看不清模样,可我看见少年的手紧握着双拳低在身侧,那中间跪着一个纤细的身影,她垂头头木然的往火盆里扔纸钱,这是小殿下心心念念的姜小姐,可她始终没有抬头看过一眼小殿下。
我没有瞧见眼泪落下,或许眼泪早就流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