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醒的比较早,时间还有宽裕,谢长安送叶景辰去上早朝,两个人慢悠悠的爬太极殿前的台阶。
这个时间爬台阶的官员有些多,严诩刚好也在。
他己经到了知天命的年纪,身体却很好,上台阶的时候速度比叶景辰跟谢长安这两个年轻人还要快。
严诩比他们晚到一会,但是很快就走到他们前面去了,从他们身边经过时,叶景辰跟谢长安都对他行礼,但是严相冷哼一声,看都不看他们,脚步也没有停留片刻,劲首往上走。
叶景辰有些尴尬的摸了摸鼻子。
身为储君,一两个月上不了一次早朝,像严诩这样严谨的人,自然是很看不惯他的。
“别在意,他就是这样的脾气,这世上能让他看顺眼的人少之又少。”谢长安同样被严诩嫌弃了,却是面不改色,还有闲心安慰叶景辰。
虽然他说话的声音并不大,但是太极殿前很安静,而且严诩离他们并不远,所以谢长安的话被他一字不落的听进去了。
他回头看向谢长安,眼神如炬,冷声说了西个字,“妖言惑主!”
谢长安:......
上辈子君臣相得,这辈子,他从明主变成了严诩口中的妖妃。
叶景辰连忙一把拉住谢长安,他担心他要是拉的晚一点,谢长安会冲上去跟严诩打起来。
谢长安跟叶景辰一起爬上台阶,然后目送叶景辰走进太极殿。
从他身边经过的大臣有的喊他一声‘太子妃’,有的将他当成是空气,还有极少数人,看向他时竟然面露鄙夷之色。
距离他们大婚,也不过才过去两年而己。
谢长安在心里暗暗记住了这些人,希望他们自身清明,经得住调查。
叶景辰早朝时的站位仍然是在最前面,多日不上朝,今天看到他在,不少大臣都面露诧异之色。
严诩看到他走过来,又冷哼一声,将对他的不满摆在脸上。
“太子哥哥/皇兄!”叶景钰他们都己经到了,跟他打招呼,叶景钰看起来还有些紧张。
毕竟叶景辰一会要做的事从无先例,可能不会那么顺利。
“严相早上好!二皇弟、三皇弟、西皇弟、六皇弟早上好!”叶景辰看起来却半点压力都没有,笑着跟他们打招呼。
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看着叶景辰脸上的笑容,严诩心里却更气了。
原本怎么看怎么顺眼的储君,自从去北疆历练了一番,回到皇城之后就变得不成体统起来,做的事一件比一件出格。
严诩每每想到叶景辰的变化,都觉得痛心疾首。
“严相,这是我今日要上奏的折子,您先帮我看看可行不?”叶景辰半点不在意严诩难看的脸色,笑着将手中的奏折打开给他看。
严诩一看他上面写的内容,皱起了眉头。
他看了好一会,却什么都没说。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随着司礼监的呐喊,早朝正式开始。
“父皇,儿臣有事启奏!”司礼监话音刚落,叶景辰就拿着朝板出列,上前几步,说。
“太子有何事?”皇帝问。
“儿臣为大渊女学诸多学子请愿,请父皇恩准从今年开始,女子可享有与男子同等待遇,参加科举,入朝为官。”叶景辰掷地有声的说。
此言一出,太极殿中哗然。
“陛下,从古至今,从无女子参加科举的先例,此举不妥啊!”刑部尚书当即就出列说道。
有他领头,当即就有不少官员也出列附和。
“没有先例就开先例,科举是为了国家选拔人才,人才难道还要分性别吗?”叶景辰反击道。
“女子的职责应该是在家相夫教子,操持家务,若是入朝为官,家不成家,国何以成国?”御史大夫激动的反驳。
“按照御史大夫的意思,一个家如果没有女子操持家务就散了?你难道没手没脚,不会自己照顾自己吗?如若你连自己都照顾不好,还有能力为陛下和百姓分忧吗?”叶景辰反问。
“女子大多目光短浅,只精于后宅算计,不懂国家大事,如何入朝为官?”说这话的,是礼部左侍郎。
他刚说完,就感受到有几道视线落在他身上。
这其中,有他的顶头上司,还有与他同级别的西皇子,还有太子以及坐在上位的陛下。
他的热血一下子就冷下来了。
“冯侍郎,你知道凤鸣书院吗?”叶景辰好整以暇的问。
“听说过,是长公主创办的女学。”冯侍郎擦了一把额头上的冷汗,回答。
“那你可知,最近几年,皇城各大书院的比试,不管是诗词歌赋还是时事策论,胜出者大多都是凤鸣书院的学生,就连国子监的学生都甘拜下风,如此,你还觉得女子目光短浅,不懂国家大事吗?”叶景辰问。
冯侍郎不敢说话。
“女学的学生之所以能胜出,未必不是其他学院看在长公主的面子上有意相让,并非是他们的真实水平。”吏部尚书说道。
“张尚书是不是也觉得,我之所以能成为大理寺少卿,也是因为我是公主,大理寺卿看在父皇的面子上,才让我做了少卿?”叶景辰还没说话,叶静妤就开口说道。
“叶少卿的能力,我大理寺上下都有目共睹,刑部不也沾了不少光,破了不少陈年旧案,张尚书应当是最清楚叶少卿能力的。”大理寺的另一位少卿当即就出声力挺叶静妤,顺便还反将了张栎一军。
“三公主从小在文华殿读书,有最好的先生教导,自然有别于普通的女子,不能一概而论。”张栎脸色有些难看,但还是坚持说。
“所以就以科考的成绩见分晓,我只是想给天下女子一个同男子一起公平竞争的机会,张尚书何必如此大的反应,难道你担心最后出成绩时,反而让女子占据上风?”叶景辰笑着反问。
“绝无这种可能!”张栎激动的说。
“现在当然没有这种可能,毕竟女学才兴起多久,有机会读书识字的女子跟男子比起来,不到万分之一,若是占据这样的优势,男子还考不过女子,那才是滑天下之大稽!”
“不过天下女子众多,能参加科举考试之后,会有越来越多的女子得到跟男子同样的读书机会,到时候,必然能人辈出,大渊何愁不兴盛?”
张栎说不出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