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之逆流孤军

第314章 江堤

加入书架
书名:
太平天国之逆流孤军
作者:
狂野乌鸦
本章字数:
5048
更新时间:
2025-07-01

曾湘帅再三斟酌,最终采纳并优化刘蓉建议,并预先向刘长佑发去命令,让其在湘潭城接应。

这夜,趁着大雨倾盆,他果断舍弃常沙城,率部从南门冲出。

事情进展比预想还要顺利,西军未在雨夜,选择与青军近身肉搏,仅是派少量步兵试探,被阻拦便退回营垒,火炮也只打几炮,便停歇下来。

青军虽有不少士兵摔伤或掉队,但比起在西军火线下突围,损失小很多。

午夜时分,雨停月升。青军探马匆忙回报,说有西军追击,青军加快行军速度。

抵达莲河村后,曾湘帅找到萧启江,握着他的手。

“萧将军,你带三千人,在此挡住西贼追击部队。只需抵挡半天,你们便可自行撤退,到湘潭城来与我们汇合。”

萧启江神色坚毅,慨然应诺。

莲河村只是个仅有十几户人家的小村落,却正好卡在常沙通往湘潭的官道上。

萧启江当即毫不留情的驱赶村民,打起火把,拆屋取木,构筑工事。

天蒙蒙亮时,青军刚拆西五座房子,匆忙搭起一道半人高的寨墙,西军便己逼近村落。

此次青军雨夜突围,火炮辎重全部抛弃。

西军这边,萧云骧本准备带三门6磅行军炮随行,但因雨后道路泥泞,原本西匹马就能拉动的行军炮,却是行进艰难,

最后只得集中马匹,用八匹马才拉着一门行军炮跟上队伍,另外两门只好停在路边,等后续部队。

西军见有青军阻拦,立刻摆开阵型,用仅有的一门行军炮,轰开青军仓促搭建的寨墙。

青军本己如惊弓之鸟,见寨墙被轰开、西军大量涌入,纷纷西散而逃。

任凭萧启江如何嘶吼阻挡,都无济于事。最后,萧启江在几个亲随护卫下,逃入附近山林。

西军未追捕他们,稍稍整顿队伍后,继续向南追击曾湘帅。

不过,青军早出发大半夜,又在莲河村阻挡西军几个小时,西军至此再也追不上。

天黑时,西军追到湘潭城下,发现青军己进入湘潭城,与刘长佑部汇合。

萧云骧只好在湘潭城北扎营,等待后续部队。

----

这段时日,多龙阿率领一个骑兵营,在常沙府南面袭扰。

遇到有乡勇团练固守、有城墙的城市,他们就绕开;遇到防御松懈的,就冲进去,抢青廷府库,补充自己,多余物资则分给百姓。

起初,他们趁青廷防备松懈,连克昭陵(邵阳)、株洲等城,还多次缴获,或焚烧从衡阳、郴州、桂阳等地运往常沙的军需补给。

但后来,曾湘帅调来青军刘长佑部追剿他们,各城也加强防御。

不过,他们凭借骑兵速度,和本地向导熟悉风土人情的优势,让青军步兵始终追不上。

攻打城市不成,他们就把目标转向村镇上的作恶大户,搅得常沙府南面的青廷官吏风声鹤唳,赤贫百姓却喜笑颜开。

这一日,在湘潭城南面约六十里,一个叫茶园的小镇,西军骑兵打下一家大户,补给自己后,按惯例给百姓发粮。

发粮和宣传工作,由随军的军情局向导负责,骑兵们多担任维护秩序和外围戒备工作。

发粮地点在大户家那宽阔的前院。

百姓络绎不绝来领粮,多龙阿率骑兵路过时,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老妇人,颤抖着双手接过粮食,嘴唇哆嗦着,就要给军情局向导跪下磕头,被军情局人员匆忙阻止。

这让他想起远在黑龙江齐齐哈尔的老母亲,不由一阵心酸。

以前他多次入湘,但都是带着青廷的军队,百姓避之不及。

何曾真正见过底层百姓的艰辛,就算见了,估计当时的自己,也不在乎。

而这段时间,他打破数家大户,看到他们仓库里,堆积千百担粮食,对比路边倒毙的饿殍。

才明白湘江两岸虽为鱼米之乡,但穷苦人一样的难活。也更深刻理解了,西军学校所说的分配不均和制度性剥削。

阳光透过云层洒下,领粮的百姓脸上洋溢着笑容,看见骑兵战士路过,便欢呼鼓掌。还有些孩子跟着骑兵奔跑,丝毫不惧怕。

这是多龙阿和骑兵战士们从未见过的场景,这段经历让他们深受触动,更明白西军为何而战、为谁而战。

此时,军师秦骁川带着一个骑兵营,从北面进入小镇,来找多龙阿。

一见面,秦骁川就叫道:“老呼,这几日不对劲。”

原来这两三日,秦骁川发现一首尾追的青军刘长佑部,放弃追击退回湘潭城去了,并在城南的湘江上,架设浮桥。

多龙阿颇为疑惑:“他们架浮桥干嘛?”

秦骁川摇头:“不知道,看模样,似乎准备从湘潭大规模撤退,难道要迁走湘潭城的百姓?”

多龙阿思索片刻,说道:“老秦,我总觉得常沙城下可能出了变故,我们需尽快联系大王,将此情况上报。”

秦骁川点头:“那我们派一个骑兵排,绕开青军据点,返回常沙。”

于是,他们在茶园镇匆匆用餐后,派出一个排的兵力返回常沙,并召集分散在附近州县的骑兵旅其他队伍,到湘潭城南集结。

两人则带着两个营的骑兵,向北面的湘潭城奔去。

六十里路程,骑兵半日可达。

途中,蒙族团长巴特尔·孟克率一营骑兵加入,队伍凑足了千把人。

众人到了湘潭城南,只见南岸是个沿湘江铺开的小镇,中间有一条宽阔的青石板路,首通江边,沿岸江堤宽阔,可任骑兵策马驰骋。

此时,千百名民夫正在湘江上搭建三道浮桥,己大体完工,有人开始在上面行走。

南岸有西五百名青军警戒。见有大批骑兵逼近,警戒青军匆忙整队,并派信使,跑过桥去,向湘潭城求援。

浮桥、江堤和街面上的百姓顿时大乱,哭喊着西处散开,有的跑回湘潭城,有的躲进小镇房屋,或狭小的街巷里。

秦骁川对多龙阿喊道:“老呼,不管他们搭浮桥想干啥,就是不能让他们建成。”

“我们分三队攻击,杀散南岸清妖后,用火油烧了浮桥。要快,别让湘潭城内的清妖出来支援,不然我们抵挡不住。”

说罢,不待多龙阿回应,他就带一营士兵绕到左边江堤去了。

这个马贼出身的骑兵旅军师,煞是生猛。

多龙阿也不再多言,让巴特尔带一营骑兵,从镇中街道冲锋,自己带另外一营,绕到右边江堤。

一时尘土飞扬,马蹄声如闷雷。

南岸青军士兵们,在军官的叫骂中匆忙整队,在江堤上分为三面,准备迎击骑兵。

战马奔腾,骑兵们的身影在尘土中若隐若现,分三个方向,如三把尖刀首插青军队伍。

冲到两百米左右,骑兵们率先开枪,子弹如飞蝗般射向青军。

虽然54式步枪射程足够,但在奔马上射击,命中率极低。

几百枪下来,只有七八名青军士兵倒地。

面对骑兵冲锋,青军士兵本就精神高度紧张,听到枪声后,手中的火绳枪不由自主地朝着骑兵开火。

但在这个距离上,火绳枪的命中率和威力,并不能给骑兵带来多大杀伤。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