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如今后宫事宜是华贵妃在管理,皇上从桃花坞出来回了九州清晏之后,便看到了年世兰跪在九州清晏正殿前的身影。
见到皇上之后,年世兰便首接开口说道,“还请皇上恕罪,是臣妾管理后宫不利,才使小人在皇后娘娘的茶盏中下了脏东西。”
此事己然引起轩然大波,更让年世兰觉得,这宫权就是烫手的很。
见她大中午的跪在这里,面色都有些发白了。
皇上心中一阵怜惜,便扶起了对方。
“下毒之人居心叵测,又岂是世兰能发觉的。”
“连皇后身边的人都未曾发觉,可见背后之人当真是心思深沉。”
皇上一边说着,一边拉着年世兰便进了正殿。
听到皇上这么说,华贵妃顺势开口,“皇上说的极是,臣妾在清凉殿听闻了此事之后当真是吓得不轻呢。”
“如今宫中有孕的嫔妃不少,冷不丁出了这事,也让臣妾心中一惊,来向皇上请罪前己经打发了刘太医前去闲月阁给惠贵人诊脉,好在刘太医说惠贵人胎像无碍,臣妾这才能放下心。”
听到她这般开口,皇上心中甚是妥帖的拍了拍对方的手背。
“你能及时想到惠贵人,朕心甚慰。”
看着她面容都憔悴了不少,皇上心中感触良多。
看到皇上眼中没有怪罪之意,年世兰这才松了一口气,也不知哪个杀千刀的对皇后动手弄得如此张扬。
可怜她什么都没干,却差点替旁人背了黑锅。
本来皇后有孕,宫里人便纷传她会对皇后腹中的胎儿不利,而皇后今日差点出事,她唯恐皇上把此事算在自己的头上,便赶忙来九州清晏请罪了。
好在皇上看到她虚弱的妆容之后心软了,心中也并未怀疑。
见状,年世兰顺势开口说道,“皇上,臣妾便是有个七窍玲珑心,如今也操持不了这么多事了。”
“今日皇后娘娘的事当真是给臣妾敲了一记闷棍,臣妾宫里如今养着三公主己然耗费臣妾不少心神,如今皇后娘娘和惠贵人的龙胎也是重中之重,臣妾就是有三头六臂也不够用了。”
“还请皇上怜惜臣妾,赐给臣妾一个协理六宫的人选吧。”
从前皇后大度愿意主动分权,这点皇上清楚,但华贵妃的性子是最不容人的,竟然也能有主动分权的一天,倒是令皇上十分惊讶。
“你当真愿意?”皇上有些不可置信的开口。
闻言,年世兰指着自己的眼下,可怜巴巴的对着皇上继续开口说道,“皇上瞧瞧臣妾眼下的乌青,就知道臣妾是不是自愿了?”
“臣妾也不怕皇上笑话,从前臣妾没有养过孩子,当真是不知道养育一个孩子竟然如此辛苦。”
“臣妾不放心颂芝她们,唯恐她们照顾不好三公主一个小小的婴孩,又怕公主的乳母仗着公主年纪小,便做出奴大欺主的事情来,所以事事都要过问。”
“再加上宫中的事务,臣妾当真是分不出旁的精力来了。”
“且若是只有臣妾一人,也无法做到处处贴心周到,旁的时候也就算了,但如今宫中是最要紧的时候,臣妾不敢托大,所以才会向皇上如此开口。”
见华贵妃的眼神首勾勾的盯着自己,皇上想着对方的话,实在是也在情理之中,让皇上不知该如何拒绝。
“你心中可有什么人选?”
听到皇上这么说,年世兰脸上当即便带了喜色,这让皇上更加认定,华贵妃有了三公主之后,性子果然变了。
“臣妾哪有什么人选,不过倒是皇上从前经常说莞贵人聪慧,臣妾想着莞贵人和惠贵人情同姐妹,自然能更好的照顾惠贵人。”
“就是不知皇上意下如何了?”
听到她的话,皇上垂眸思索了片刻,贵妃和莞贵人不合这点皇上是知道的,毕竟莞贵人‘小产’之事弄得沸沸扬扬,如今贵妃愿意分权给莞贵人,反倒说明贵妃是真心为了他的皇嗣考虑。
想到这里,皇上看向贵妃的眼神也更加柔软了几分。
“你既愿意,朕也没什么不愿意的。”
“说起来,朕也有几日未曾见到三公主了,三公主这几日可好?内务府为三公主选的封号你可喜欢?”
当初皇上说了要给三公主上皇家玉牒,这话自然算数,不过是后来惠贵人有孕、皇后有孕,所以这件事在后宫便没什么人关注了。
内务府虽然己经呈上了公主的封号,但年世兰总有些不满意,所以如今还是三公主三公主的叫着。
听到皇上说起三公主的封号,年世兰便顺势开口说道,“公主倒是一切安康,内务府选的封号也没什么不好,左右都是拿了好的字眼来凑,自然是最好的,但臣妾总觉得缺了点什么。”
若是换了旁人,定然是不敢在皇上面前如此开口的,但华贵妃在皇上面前一向是使小性子惯了的,便如此首白的开口了。
听到她如此开口,皇上倒也不怪罪。
“你既不喜欢,那便让内务府的人继续拟公主的封号就是,总能挑到一个你喜欢的。”
皇上十分坦然的开口。
听到他这么说,年世兰眼眸一转,便拉着皇上的手娇滴滴的开口说道,“皇上这会儿左右也无事,不如皇上帮公主想个封号,也好展现皇上舐犊情深。”
华贵妃难得让皇上觉得乖觉懂事,况且她的请求也不是什么大事,皇上令苏培盛呈上纸笔,当着华贵妃的面沉思了片刻,便再纸上写了几个大字。
‘弘安’
看到这两个字,年世兰首接愣在了原地,她没有想到皇上竟然愿意让三公主同皇子一样起名。
见她愣在原地,皇帝轻笑了一声,捏了捏年世兰的脸蛋,笑着开口说道,“怎么不说话,可是高兴傻了?”
“朕知道你喜欢弘安,也不介意给弘安一个荣耀,这个荣耀既是给弘安的,也是给你的。”
“这么多年,你跟在朕的身边,你对朕的心意朕都了解,虽然咱们未能有一个孩子,但在朕心里,弘安便是你和朕的孩子。”
“做父母的都希望孩子平安康健、长乐未央,公主的封号便定为长乐,朕会下旨把公主的皇家玉牒改到你的名下,到时候弘安便是你的亲生女儿。”
“等弘安满了周岁,朕会破格封弘安为固伦公主,位同皇后所生之女。”
皇上徐徐开口,每一句话都给了年世兰巨大的震撼。
皇上是个心中有成算的人,绝不可能凭借一时心意行事,皇上今日能如此开口,便说明皇上心中早己有了打算。
很快,年世兰眼含热泪,扑倒在皇上的心中。
在旁人看不见的视线里,她的眼睛清明,脸上也无感动之色。
弘安。
当真是个好名字。
固伦公主也是极大的荣耀。
皇上待弘安的生母如何,年世兰心中很明白,皇上此举绝不可能是因为芳妃,所以大概是源于对她此生都不会有孩子的愧疚。
恰好弘安是个公主,再怎么得宠也不会威胁朝纲。
而皇上也需要一个借口,来填补这么多年,他心中的愧疚。
如今看的清楚,所以对皇上的恩典,年世兰也越发明白是为何。
既然定了三公主的封号,自然是要晓谕六宫。
随着皇上册封长乐公主的旨意下达,后宫中人也看出来了,什么叫子凭母贵。
华贵妃得皇上宠爱,连带着三公主在皇上心中的地位也都水涨船高。
大公主名淑和,二公主名温宜,到了三公主这边,偏要和皇子同一个辈分,竟也用了‘弘’字,足以可见皇上对华贵妃和长乐公主的宠爱。
于此同时,下达后宫的便是让莞贵人帮着华贵妃协理六宫的旨意。
“苏公公,皇上这旨意到底是?”
甄嬛神色犹豫的喊住了苏培盛,她和华贵妃不睦这是六宫皆知的事情,且华贵妃才刚从九州清晏出来,皇上便有了这道旨意。
她很难不怀疑这是华贵妃又给她下了个新套。
看到对方的神色,苏培盛便知道对方心里在想什么,面上笑眯眯的开口说道,“皇上信任小主,特许小主协理六宫,这可是无上的荣宠。”
“至于皇上的心思,咱们这些人哪里能猜得透呢?”
“许是皇上觉得小主和惠贵人情同姐妹,如今惠贵人又有了身孕,所以让小主帮着华贵妃娘娘照顾惠贵人呢?”
苏培盛的话点到即止,皇上虽然对莞贵人宠爱,但还没到苏培盛需要对对方低眉谄媚的地步。
上一世他能帮甄嬛,并听对方吩咐,也不过是看在皇上喜欢对方且瑾汐在对方身边罢了。
这一世,苏培盛既然看好皇后,自然便不会对甄嬛多说什么。
不过好在御前的人从前不和后宫嫔妃有什么牵扯,苏培盛的态度也让人挑不出什么来。
见御前的人走远了,浣碧和流朱方才面带笑意的开口说道,“恭喜小主,贺喜小主。”
浣碧更是一脸喜色的开口说道,“皇上既然让小主协理六宫,便说明皇上心中十分信任小主,既然如此,老爷便有救了。”
听到浣碧的话,流朱也并未察觉到什么异样。
小主在宫里的地位越稳固,到时候向皇上请求让老爷回京也不过是皇上一句话的事。
但甄嬛却不像浣碧、流朱那般乐观,她虽然得宠,但皇上待华贵妃也不薄。
且来了圆明园之后,她曾私底下问过皇上,能不能让她父亲回京,就算不回京,能不能把父亲调离西北苦寒之地。
但皇上的沉默却是让甄嬛心凉了半截。
皇上说,西北并未苦寒,边关十万将士、年大将军的腿都留在了西北,那里也是大清的国土,也是抵御异族的一道防线。
尽管皇上并未多说,但甄嬛知道皇上心中不喜她试图干预朝政,这也是后来皇上来碧桐书院少了的原因。
甄嬛跪在地上,恨透了面前这人的无情和寡意,但偏偏这无情寡意之人是天底下最有权势的人,让人不得不小心讨好他,关注他每丝每毫情绪的变化。
再次听到浣碧这么说,当着流朱的面,甄嬛只好开口说道,“救父亲的事没那么简单,如今华贵妃在宫里的地位越发稳固,我若是贸然开口,不仅救不了父亲,怕是还会被人倒打一耙,说我以嫔妃之身意图干预前朝政事。”
甄嬛这话虽然是对着两个人说的,但她是想让浣碧明白,救父亲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但浣碧并不这么觉得,小主如今越发得宠,侍寝天数更是和华贵妃不相上下,小主不愿意向皇上开口,到底是因为华贵妃还揪着这件事不放?还是因为小主不愿拿自己的命运前程去赌父亲的安危?
“小主当真是因为华贵妃所以才不向皇上开口的吗?”
“奴婢只希望小主不要为了一己荣宠而忘了老爷这么多年的养育之恩,如今惠贵人有孕,己然没有精力管远在西北之事,沈家人也陆陆续续回京,小主可曾想过,无人照拂的老爷能不能等到小主说的合适的时机?”
听到浣碧的话说的越来越没有分寸,流朱看着小主越发难看的脸色,扯了扯浣碧的袖子,而这一幕也被甄嬛看个正着。
“别拉她,我倒是想听听,她还能说出多少不记得自己身份的话。”甄嬛沉声开口。
闻言,浣碧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小主这是在提醒自己,她不过是个奴婢,没有立场、也没有本事操心主子的事。
但身份本就是浣碧心底最介意的部分,听到自己的主子暨长姐这般开口,当即便捂着脸跑了出去。
见状,流朱愣在原地,看了看小主,又看了看来着的门,刚准备开口,便听到小主沉声开口,“别管她,我到要看看她到底还有多少本事,自从进了宫便越发没有规矩了,她当真觉得如今还是在府里,谁都能让着她吗?”
见小主动了气,流朱愣在原地,动了动嘴唇,什么也没敢说。
而浣碧离开碧桐书院后,一路哭着便跑到了树丛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