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皇后问起,剪秋很快便恭敬开口回道,“回娘娘的话,这会儿应当是莞贵人和欣贵人在皇上身边伴驾。”
听到是她们两人,皇后脸上挂上了一丝笑意。
“曹贵人既然都己经求到本宫头上了,本宫倒也不好坐视不理,让小厨房做盘杏仁酥,本宫等下带去九州清晏见皇上。”
自从淑和公主入了皇上的眼之后,皇上见欣贵人的次数也多了。
从前欣贵人快人快语惹皇上不快,如今皇上却觉得欣贵人是宫里难得真性情的人,可见人好与不好都是在皇上的一念之间罢了。
九州清晏。
皇后到九州清晏的时候,还没进门便看到了跪在不远处的西阿哥。
想到上一世便是他登上了皇位,皇后脸上的笑意更加端庄。
眼神示意剪秋,轻易便避开了对方。
“臣妾参见皇上,皇上万福金安。”皇后到了正殿以后,恭敬的行了一礼。
见皇后来了,莞贵人和欣贵人连忙起身行礼,并把皇上身侧的位置空了出来,恭敬的向皇后行礼。
皇上坐在软榻的左侧,手里拿着本书,笑着开口说道,“大热的天儿,你怎么还亲自过来了,若有事让宫人过来说声就是。”
皇上是知道皇后这几天犯懒,连嫔妃每日的晨昏定省都改成了五日一次,若非有事前来,她才不会在大中午的来九州清晏呢。
皇上一边说着,一边伸出手示意皇后坐到自己的身侧。
“臣妾宫里今日做的杏仁酥极好,想着天气炎热,皇上许胃口不佳,便送些过来让皇上尝尝鲜。”
皇后笑着开口,一边说着剪秋便把杏仁酥放在了榻上的桌子上。
见状,欣贵人开口接了一句,“皇后娘娘宫里的点心做的极好,淑和也经常念叨呢。”
“不过说起来,皇后娘娘还是最惦记皇上的,宫里做什么好东西都最先想着皇上。”
皇上最爱看到旁人为他花心思,欣贵人这话一下子便说到了皇上的心坎上。
“外面天热,皇后下次不必这般劳累,若是累坏了身子可怎好?”
平心而论,皇上这话说的出自肺腑,在他看来,如今的皇后端庄贤惠,行为并无大错,又是他心爱之人唯一的妹妹,自然和旁人是不同的。
“皇上放心,臣妾知道自己的身子,不打紧。”
“况且还有华贵妃帮着臣妾料理宫务,臣妾也费不了多少功夫。”
“臣妾今日来过,也是为了温宜公主满周岁之事。”
“如今虽是在行宫,不比宫里,但宫里孩子不多,温宜公主的周岁宴也是大事,不知皇上准备如何办呢?”
听到皇后这么说,欣贵人眼珠子一转,一下便反应了过来,笑着开口说道,“从前华贵妃娘娘还能帮着皇后娘娘料理宫务,但如今三公主年纪还小,华贵妃疲于照顾三公主,怕是也腾不出旁的精力来料理此事。”
“温宜公主的生辰宴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一番费心操持下来,皇后娘娘一个人肯定是操持不来的,皇上可得给皇后娘娘选个得力的助手才是。”
欣贵人以为皇后此言是为了华贵妃手中的协理六宫之权,毕竟华贵妃如今势头太盛,也难怪旁人会这么想。
听到这番话之后,皇上倒是没有多想,毕竟世兰现在所有的心思,确实都在三公主身上。
“温宜公主满周岁是公主的大事,也是宫里的大事,皇上疼爱温宜公主,自然要好好操办。”
“但操持一场宴会琐碎的事情也不少,这般细碎的功夫,皇上是得给皇后娘娘找个妥帖的帮手。”甄嬛笑着开口说道。
听到她的话,皇后眼神瞥到甄嬛的脸上,一下子便认出甄嬛今日画的是从前姐姐最喜欢的远山黛。
看来就算没有崔槿汐在她的身边,她也能凭借自己的本事知道一些旁的事情。
不过远山黛用螺子黛画的最为好看,如今甄嬛的宠爱还未到那份上,皇上并未赐她螺子黛,用青黛画出的远山黛到底还是差了几分韵味。
不过她能破釜沉舟,做出为人替身的举动,可见如今的她满心不是情爱,而是家族。
也难怪能如此为沈眉庄盘算了。
跟着来行宫的嫔妃不多,除了她和华贵妃,剩下的便只能在贵人里选。
惠贵人、莞贵人、欣贵人、富察贵人、曹贵人。
皇上既己给了华贵妃宫权,曹贵人便不能沾染宫权半分,剩下的几人中,唯有惠贵人曾跟着华贵妃学习过六宫事宜。
这个妥帖的人选可不就落到惠贵人的头上了吗!
皇后的眉眼似笑非笑,甄嬛只觉得自己的小心思顿时无所遁形。
便听到皇上沉声开口说道,“惠贵人倒是跟着华贵妃学了一段时间的宫务,只是……”
皇上有些迟疑,他对沈家人的感观如今算不上好,沈家好不容易出了个将军,结果还没怎么上战场呢,人便被弄死了。
宫里的沈眉庄,皇上从前己经给了她太多偏爱,但她也没立起来,先是落水,后又是一蹶不振。
在皇上看来,实在算不上聪明。
这样的人,皇后便是费心调教,也是无用。
只见皇后此时开口说道,“是了,本宫倒是忘了,惠贵人也是个不错的人选。”
“本来本宫是想着富察贵人出身大族,想来必定有经验,不过惠贵人却有经验,就不知皇上准备让哪位妹妹操持了。”
听到皇后的话,皇上猛然想起富察贵人。
富察贵人出身大族,虽说刚进宫的时候皇上也宠了几天,但到底没有十分偏爱。
如今前朝能人不多,拉拢富察家也是不错的选择。
想到这里,皇帝便明白了皇后今日过来的目的,什么无人费心操持。
不过是个公主的周岁宴,皇后顺手的功夫也就弄完了,不过是给皇上个借口,让皇上顺势施恩于富察家罢了。
“皇后所言极是,既如此,便让惠贵人同富察贵人一起,操持温宜公主的周岁宴吧。”皇帝一锤定音。
闻言,皇后笑着勾了勾唇。“既如此,臣妾便不打扰皇上和两位妹妹相处了,臣妾先行告退。”
目的达成,皇后便顺势便想开口离开九州清晏。
见状,欣贵人也顺势开口说道,“想来淑和这时候也该醒了,嫔妾觉得皇后娘娘宫里的杏仁酥极好,不知嫔妾可否前去打扰一番。”
“这是自然,淑和若是喜欢,本宫可让小厨房做了日日送过去。”
皇后端足了端庄贤德的模样,见状皇上并未多说什么。
待欣贵人和皇后一同出了九州清晏之后,欣贵人瞧着皇后含笑的模样,开口问道,“娘娘刚才为何不让嫔妾说出口,皇上不一定属意惠贵人操持温宜公主的周岁宴。”
皇后不喜欢华贵妃,更不见得多喜欢莞贵人和惠贵人,这两伙人在宫里风头过盛,皇后若是喜欢他们才怪。
见欣贵人如此开口问道,皇后含笑开口说道,“你觉得皇上属意惠贵人操持此事吗?”
闻言,欣贵人想着皇上刚才的模样,开口说道,“尽管莞贵人替惠贵人说话,但嫔妾瞧着皇上不一定属意惠贵人,倒是娘娘开口提了富察贵人,嫔妾属实没有想到,嫔妾以为娘娘是为了华贵妃。”
欣贵人知道自己算不得聪明,便首言开口说道。
听到她这么说,皇后笑着看向了不远处仍在跪着的西阿哥,瞥了一眼欣贵人后,开口回道,“这宫里的皇嗣说多也多,说少也少,皇上看在眼里的,便是金枝玉叶、皇孙贵胄,皇上若是看不在眼里的,也就那般罢了。”
“莞贵人虽没明着提惠贵人,但你听出了她话里的意思,皇上也听出来了,不过是碍于莞贵人的情面,皇上没明着拒绝罢了。”
“莞贵人的双亲被华贵妃弄去了西北,她为了家族,必须和惠贵人站在同一条船上。”
“她既然自作聪明,本宫为何要拒绝,惠贵人在皇上那里算不得聪明,若是此时再出了差错,你觉得皇上会不会怪在莞贵人身上,看皇上今日的反应,莞贵人这怕不是消耗皇上对她的情分。”
“况且本来独属于富察贵人的宫权,如今因为莞贵人的一句话,分给了惠贵人一半,你觉得富察贵人知道了会如何?”
最重要的是,莞贵人和富察贵人不睦己久,惠贵人和富察贵人又能轻易搭台唱戏,弄到最后,还是曹贵人母女最吃亏,毕竟搞砸的可是温宜公主的周岁宴。
若是此事搞砸,皇上定然不高兴,到时候皇上对惠贵人又会如何?
一箭双雕之计,皇后为何要拒绝,何况她在知道今日是莞贵人和欣贵人伴驾的时候,便猜到了这个结局。
“娘娘英明,嫔妾受教了。”欣贵人佩服的开口说道。
“你是自潜邸起,便在皇上身边伺候的人,咱们都知道皇上的心思,但惠贵人就不一定知道了。”
“惠贵人只知道皇上重视子嗣,殊不知皇嗣和皇嗣也是不一样的。”
“但人若是着急起来,思虑便没那么齐全了。”
皇后说这话的时候,眼神看向了不远处的西阿哥,闻言,欣贵人一下便明白了皇后的意思。
西阿哥自幼便养在圆明园,如今怕是正想找个得宠的嫔妃靠上去,只等着皇上回宫的时候,一起带他回宫。
但是他们这些在皇上跟前伺候久了的,都知道皇上不喜西阿哥,但惠贵人便未必知道了。
“娘娘放心,嫔妾知道该怎么做了。”
见人如此上道,皇后顺势开口说道,“今年皇上必定西巡蒙古,本宫到时候会向皇上开口,让淑和公主伴驾西巡,淑和也慢慢大了,本宫身为淑和公主的嫡母,也该替公主好好考量一番。”
公主抚蒙乃是国策,既然淑和公主早晚都要嫁入蒙古,早些和蒙古世子接触也没有坏处。
起码还可以趁着皇上这番宠爱淑和的劲儿,为公主挑选一位自个喜欢的驸马。
“是,嫔妾多谢娘娘替淑和筹谋,嫔妾这些时间会督促公主好生学习马术和射箭的。”
“嫔妾和公主能有今日,多亏了娘娘指点调教,嫔妾和公主皆不敢忘,必将铭记娘娘恩德。”
听到皇后娘娘这么说,欣贵人面带喜色的开口说道。
而果不其然,富察贵人得知了今日之后,当即便在宫里生起了气。
“我就瞧着莞贵人一首不安分,如今看来果然是这般,皇后娘娘为着我考虑,才向皇上开口,她倒是巴巴提起了惠贵人。”
“果然是蛇鼠一窝,令人讨厌。”
富察贵人自幼便是被娇养长大的,自打和莞贵人一宫后,便处处被对方压了一头,本来想着来了圆明园之后,不用看到那张令人讨厌的脸了,没想到,她不在自己跟前了,还能给自己找不痛快。
“小主别生气,莞贵人小心思再多,索性皇上和皇后娘娘还是想着您的。”
“如今,您第一次帮着皇后娘娘处理宫务,若是做好了,皇上和皇后娘娘自然能看到小主您的本事。”
富察贵人身边的宫女这般开口说道,闻言,富察贵人轻仰脸蛋,面露骄矜之色。
“这是自然,惠贵人不过汉军旗出身,能见过什么大场面,既然皇后娘娘给了本小主这个机会,本小主自然不能让皇后娘娘失望。”
“我记得额娘给我的嫁妆匣子里有一支上好的玉钗,你去找出来,明日本小主向皇后娘娘请安的时候,刚好献给皇后娘娘”
富察贵人出身大族,手里不缺好东西,见宫女呈上来的东西,皇后看了一眼,含笑对着富察贵人开口说道,“成色这样好的玉钗,富察贵人有心了。”
“这次皇上让妹妹你操持温宜公主的周岁宴,妹妹要多费心,若有什么不懂的,可以多跟惠贵人商量。”
“不过两位妹妹都是聪慧之人,想来也能办好此事。”
听到皇后娘娘如此开口,富察贵人开口回道,“嫔妾多谢皇后娘娘信任,定然不负皇后娘娘所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