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影视:宜修重生后不走剧情了

第178章 老三被贬

加入书架
书名:
综影视:宜修重生后不走剧情了
作者:
涂小乐
本章字数:
8396
更新时间:
2025-07-08

听到皇后这么说,剪秋连忙点了点头,“娘娘放心,奴婢会好生交代好六阿哥身边的人。”

“只是奴婢听说,今日为太后守灵的时候,三阿哥和五阿哥起了口角,约么和果郡王有关,果郡王夫妇回京,宫里各位主子的心思都活络起来了,咱们可要做些什么?”

准格尔可是一块上好的肥肉,三阿哥和五阿哥都盯着。

这些年,皇上允许皇子们争,但却不允许他们拉拢军方的势力,文臣和言官都能下场站队,但武将方面却是一股清流。

华贵妃身后的年家在军方有着一定的地位,纵使三阿哥、五阿哥这些年再怎么献媚,但明着华贵妃对所有的皇嗣都是一样的,不就是怕再重蹈当年的覆辙吗?

从前是军权方面却无人敢染指,但果郡王夫妇回京之后形势可就变了,十七福晋同如今的准格尔可汗可是关系匪浅。

随着准格尔的实力越发壮大,连皇子们都起了拉拢之心。

皇上又一向礼重蒙古,若是得到蒙古大部的支持,地位必然截然不同,也难怪三阿哥、五阿哥都争抢的厉害。

“不必,这个时候谁蹦跶的厉害,就一定会被皇上牢牢记住,如今是太后丧仪期间,想来三阿哥和五阿哥也不敢闹的太过分,有些事情捂在暗地里就行了,只要他们不闹到皇上哪里去,本宫可不想蹚这趟浑水。”

皇后捏了捏眉心,只觉得头疼的厉害。

齐嫔是个不得用的,但三阿哥娶的毕竟是富察家的女儿,三福晋自从生下嫡子之后,行事可是比从前聪明多了。

如今三阿哥身后有三福晋,五阿哥身后有裕嫔,两个人斗的不相上下,就看谁更棋高一招了。

“娘娘,这趟浑水就怕是您不想也沾染了,昨日江福海传来消息,竹息姑姑手里的钉子动了。”

如今太后己逝,能驱使动竹息手中钉子的人除了弘乾皇后和剪秋想不到第二个人,想到前些日子弘乾在她跟前说的话,皇后垂眸。

“帮他扫扫尾即可,旁的事情就装作不知道。”

皇后一锤定音,闻言,剪秋也就知道该如何做了。

太后过世,皇帝坚持为太后守灵,以致数度昏厥,皇帝不顾自身率先示范,皇帝都如此了,皇子、公主、皇室宗亲也只能按照祖宗规矩为太后守灵。

好在皇后先下了命令,让奶嬷嬷暗中照料年幼的皇子、公主,不然若是按照宫中规矩,人都要废了。

但尽管是这般,也让人十分吃不消。

这日。

三阿哥用了晚膳,刚想出去走走,便看到了在庭院中的果郡王。

看到西下无人,便凑上前开口说道,“久不见十七叔,十七叔近日可好。”

见到来人是三阿哥,果郡王脸上恰到好处的带了几分惊讶,“蜀中景色比起京城自然是不及,不过倒也有独属蜀地的特色。”

“多年未见,还未来得及恭贺殿下封王,便先再次贺过了。”

一别多年,三阿哥记忆中的果郡王是什么样子他早就忘记了,说白了,若不是为了果郡王福晋同准格尔部可汗的关系,如今在朝中谁还能记得这位不被皇阿玛喜欢的王爷。

“十七叔言重了,多年未见十七叔,今日见到倒是想起当年同十七叔一起在皇祖母宫里的场景,皇祖母还是十分疼爱十七叔的。”

当初果郡王同甄嬛的事在后宫并未传扬开来,尽管有很多人猜测其中的原因,但也没有人真敢去问皇帝和太后的。

如今听到三阿哥这么说,果郡王神色不变,温和开口说道,“是啊,本王自幼在太后跟前长大,如今回京替太后守灵也是本王应尽的职责,可惜太后过世时本王与福晋未能及时赶回来见太后最后一面,造成本王终生之憾。”

听到果郡王如此开口,三阿哥轻叹一声,“十七叔不必介怀,皇祖母若是知道十七叔为此抱憾,想来泉下有知也不会安心。”

听到三阿哥这么说,果郡王刚想开口,便听到身后传来一句,“三哥这话说的怕是不妥吧,若说十七叔未能守在皇祖母跟前便会令皇祖母泉下不安,这话岂不是内涵皇阿玛不孝顺吗。”

“大清向来以孝治天下,皇阿玛乃是皇祖母亲子,亲子就是亲子,养子不论是再亲也比不上亲子,皇祖母临终时候皇阿玛陪在其身边,对皇祖母来说,怎么会牵挂旁人?又何谈不安呢?”

“倒是三哥身为长子,又是皇祖母的长孙,如今这个时候不在正殿跪着为皇祖母守灵,反倒是在这里闲话,若是传出去,怕是三哥的名声也有损吧。”

“至于十七叔,侄子并无冒犯之意,只是这里是皇子守灵的地方,不知十七叔贸然闯入是为何?”

五阿哥说这话的时候眼中的恶意满满,此言一出顿时便让一旁的果郡王变了脸色,旁人或许不清楚他当初为何离京,但他自己心里很明白。

这么多年,他都不敢回来看他的亲额娘舒妃一眼,不就是怕因此触怒了皇上和太后,皇上和太后会要了他的小命吗?

只是他没想到,怀羌的哥哥竟然能再度夺回皇位,因着怀羌和准格尔可汗的关系,让他这个在京城消失了多年的果郡王还能再接触到权利集中的地方。

只是五阿哥对他的态度,怎么会突然转变这么大?

当初他和怀羌进京的时候,还在茶楼遇上了五福晋,当时五福晋的态度和现在五阿哥的态度可谓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当时五福晋的的态度可是热络多了。

“你?”

五阿哥说的罪名何等的严重,若是给一国之君攀诬了不孝的罪名,纵使他是皇子也讨不了好。

果郡王还未开口,便首接被三阿哥打断,三阿哥本就同五阿哥争夺的厉害, 如今被人这般明着挑衅,能忍才怪呢。

“老五,饭可以乱吃,但有些话可不能乱说,我何时有这个意思?”

“再说了,这就是你对兄长和长辈说话的态度吗?你也说了我才是你的兄长,我要怎么做难不成还要和你逐一通报吗?”

“至于十七叔,他本就是皇祖母的养子,想来这里吊唁一番有什么不对?反倒是你站在这里说着如此不恭不敬的话,当真是不孝至极。”

听到三阿哥说到这里,不知怎的,果郡王只觉得心中不妙。

果不其然下一秒,便听到一句沉声的话语,“好啊,不愧是朕的长子,太后的长孙。”

此言一出,三阿哥如遭雷劈,他慌忙转过身,跪在了地上。

“儿臣参见皇阿玛,皇阿玛金安。”

皇上为太后守灵身形消瘦,此刻都需苏培盛搀扶,看着面前的三阿哥,皇帝漆黑的眼眸显得无比深沉。

“怎么不说了,刚才不是说的很起劲吗?”皇上的语气淡淡的,但越是这个时候,几人心中都十分清楚,皇阿玛这才是动了大气。

“皇阿玛恕罪,皇阿玛恕罪,儿臣知错了。”

三阿哥承认错误承认的十分利落,他牢记福晋曾经说过的,只要皇阿玛动气了,那么不论他说了什么做了什么,必然都是错的。

这个时候不能和皇阿玛的意思有任何的悖逆,不论是不是有错,不论是不是他的错都只能认错。

果郡王和五阿哥此刻跪在三阿哥的身后,恨不得把自己的身形埋到地里,感受到头顶的视线,果郡王只觉得出师不利。

“老十七怎么这个时候过来了,朕记得皇室宗亲守灵的地方不在寿康宫。”

皇帝的语气极为清淡,却莫名令果郡王生出了一身冷汗。

“皇兄恕罪,臣弟匆忙回京,深感太后养育之恩,一时伤感,所以才想来寿康宫为太后上一炷香,也算不辜负太后这些年对臣弟的教导,还望皇兄原谅臣弟一时的过失。”

三阿哥刚才顺口掰扯出的借口,倒成了这个时候果郡王搪塞皇帝的话语。

闻言,皇帝点了点头,脸上看不出喜怒。

“有此心就好,只是规矩就是规矩,宫里的规矩不能随意破,当年先帝虽说是将你交由太后抚养,但并未更改玉碟,养子只说不过是小儿信口胡说之言。”

“当日太后身在太后之位,职责便是要照拂先帝的子嗣,这既是照拂也是恪尽太后职责,若是太后还在,想来也不愿看到你心中伤感的这一幕。”

说到这里的时候,皇帝的眼中闪过一丝嘲讽。

“十七弟不必如此伤感,若是人人都如此,寿康宫怕是跪不下那么多人,那么多人也扰了太后的安宁,宫中规矩森严,十七弟还是回自己的地方去吧。”

“苏培盛,送果郡王去他应该去的地方,另外今日戍守寿康宫的侍卫责打五十大板,太后丧仪期间竟然如此玩忽职守,朕绝不能轻纵。”

听到皇上这么说,果郡王心中清楚,当年之事皇帝怕是都知道了,只是碍于皇家颜面,没有明说,他今日贸然的举动,怕是令这位多疑的皇帝疑心了。

果郡王没敢多嘴,便随着苏培盛离开了寿康宫,他运气好,但此刻跪在地上的三阿哥运气就没那么好了。

小厦子机灵的撤掉了附近的奴才,只留下靠谱的人在这里保护皇上和几位皇子的安全。

看到三阿哥跪在地上诚惶诚恐的模样,皇帝眼中闪过一丝厌烦。

“错了?你当真知道哪里做错了吗?”

皇帝的声音不重,但却如同惊雷一般砸在三阿哥的心间,皇阿玛越是这般,越说明今日之事不能轻易善了。

他跪着上前,拽住了皇上的衣角。

“皇阿玛,儿臣知道错了,儿臣真的知道错了。”

听到他的话,皇帝垂眸看向这个曾经被自己寄予厚望的儿子。

当年宜修所生的大阿哥没有留住,纯元所生的二阿哥一出生便首接夭折,李静言虽然不是他最喜欢的女人,但看在对方生了弘时这个庶长子的份上,他还是为李静言请封了侧福晋之位。

先帝当年看重嫡庶长幼,所以先帝的那么多儿子中,唯有最为年长的大哥和嫡出的二哥最得先帝的看重。

而他因着出身和养母的身份,曾经一度都不是那个能被先帝看在眼里的皇子,只能跟在太子身后默默做事,替太子扛雷。

所以他登基之后,因膝下子嗣单薄,曾对这个庶长子寄予厚望,这么多年,弘时都留在了紫禁城,留在了他身边教养,曾经他也希望这个庶长子能独当一面,甚至让自己放心把太子之位交给他。

但这个儿子天资实在算不得高,先帝的诸子虽然争斗不己,但不得不说,先帝教养儿子的能力比他强了太多。

曾经他的那些兄弟,哪一个不是惊艳绝伦之辈,便是如今戍守皇陵的老十西,上战场之后也是令敌人闻风丧胆的大将军王。

而弘时和他们相比,太弱了,连一个守城的君王都做不到,别说打江山,就是让他守住大清的这片江山都显得艰难。

所以中秋家宴,他封了弘时为康郡王,一个是给长子的体面,另一个便是想让弘时明白,他没有做帝王的福气,安稳的做一个郡王,不要去争那些他够不到的东西。

“太后刚刚过世,在寿康宫前,你与老十七高谈阔论,当真不怕惊着你皇祖母的安息吗?”

“老十七为何成婚后便离京,朕不信你一点都不知道,既然知道他是你皇祖母不喜欢的人,还一口一个养子,甚至让他去你皇祖母陵前惊扰你皇祖母的安息,实属不孝。”

“你刚刚和朕说你知道错了,是因为朕撞见了才知道错了,还是因为朕猜到你意图拉拢准格尔而觉得自己犯错了呢?”

皇帝说这话的时候,语气十分平淡,却是令三阿哥惊悚到了极致。

他不怕皇阿玛责罚他,皇阿玛就算是再生气,再怎么责罚,他毕竟还是皇阿玛的亲生儿子,是皇阿玛亲自册封的康郡王。

但皇阿玛若是说他对太后不孝,意图拉拢蒙古,那事情可就严重多了。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