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敦亲王曾是皇上的政敌,他怎会愿意看到这样的场景,所以在此时便故意这般开口说道。
嫡子和嫡公主的分量当然是不一样的,嫡公主身份便是再尊贵,但和嫡子还是不同的。
不过宫中太医圣手这么多,怎么可能到了这个月份还把不出男女,敦亲王此言不过是想下皇上的面子罢了。
果然,敦亲王说完这番话之后,正殿的气氛一下子便冷了下来。
其实说完这番话,敦亲王自己也后悔了,他不过是一时嘴快,加上从小养到大的习惯,看不得老西这般得意罢了。
但如今成王败寇,人家成了皇帝,早己不是当年那个光头阿哥,可以让自己任意调侃了。
感受到福晋都在扯自己的袖子,旁人的目光更是落在自己的身上,敦亲王尽管心里后悔,但仍拉不下脸来给皇上道歉。
场面一度僵持住。
就在此时,太后含笑开口说道,“皇子也好,公主也罢,都是祖宗保佑。”
“说起来,老十家的弘喧也不小了,若是能进上书房陪着几位阿哥一同读书,真是再好不过了,堂兄弟嘛,自然应当亲厚些。”
“今日既是中秋团圆的佳节,又是皇室宗亲难得齐聚一堂的日子。”
“哀家便做主让敦亲王之子同皇子一样进尚书房读书,一来能加深皇室的感情,二来有了弘暄陪伴,西阿哥、五阿哥在尚书房也不至于十分孤单。”
最重要的是,若是弘暄在宫中读书,日后万一发生兵变,敦亲王的嫡子便是要挟敦亲王最好的棋子。
太后身为敦亲王的长辈,长辈赐不可辞,且此事对外看又是无上的恩赐,一时之间敦亲王竟不知如何拒绝。
但在场的人谁没听出来太后这是想让敦亲王的宝贝嫡子入宫当人质。
尽管所有人都知道太后的考量,但当着皇上和太后的面,不管是赏还是罚,身为臣下只能当成赏赐接过来。
敦亲王福晋是个聪明人,她知道敦亲王如今在朝堂中尴尬地位,很快便反应过来开口说道,“嫔妾替弘暄多谢太后,只是弘暄年纪还小,性子又十分顽劣,怕是会惊扰两位阿哥读书。”
敦亲王福晋这话说的十分委婉,如今敦亲王还没有谢恩,她只能再替自己的儿子争取一番,但太后金口一开,怕是悬。
果然,敦亲王福晋的这番话太后像是没有听见一般。
只见太后含笑看向皇帝,开口说道,“皇帝,你和老十也是亲兄弟,弘暄又是老十的嫡子,如今弘暄到了年纪,按理说也该册封世子才是。”
“今日既然己经有了一喜,依哀家的意思,倒不如喜上加喜。”
“弘暄既是敦亲王的嫡子,在子侄中又甚是聪慧,哀家看不如封弘暄为世子,来日也好承继敦亲王府,皇帝觉得意下如何?”
母子俩一唱一和,仿佛没有看到敦亲王福晋的脸色一般。
见状,果郡王起身勾唇一笑,“弘暄如此年幼便能被封为世子,当真是一件大喜事,臣弟便在这里恭喜十哥了。”
“弘暄这般得皇兄喜爱,能和皇子一起在尚书房教养,可不是所有子侄都有的福气,十哥别是高兴坏了赶紧向皇兄谢恩吧。”